胃出血症状较轻时有胃部疼痛、反酸、烧心等。但出血量比较大时,患者会有黑便、呕血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症状。
患者有胃出血时胃黏膜处多会存在糜烂或者是溃疡的情况,在胃酸的刺激下,患者就会出现疼痛、烧心、反酸等症状。如果胃出血量比较大时,食物会与食物残渣相混合,出现黑色大便。
另外,胃出血量比较大时,血液不能够及时从幽门排向十二指肠,也会有反流的情况,导致呕吐出血,而且血液当中还会夹杂着一些食物。出血量比较大时,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症状。
胃出血的患者在生活中饮食要以清淡为主,要少食多餐,不增加肠胃负担。若患者胃出血的症状持续加重时,建议及时就医。
判断胃出血,最主要的办法是观察大便,如果大便呈柏油色,也就是黑亮色,有可能就有胃出血。需要通过胃病史、诱因、黑色大便等进行判断,具体如下:
1、胃病史:例如,一旦出现胃痛,检查中发现的胃溃疡或严重胃炎也可能显示胃出血。
2、诱因:部分诱因,如大量饮酒或吃火锅、吃大量食物或暴饮暴食,可能会导致胃出血,并伴有自身疾病。
3、黑色大便:如果有上消化道出血,包括胃出血,可能会有黑色大便,大便呈黑色,说明上消化道有出血。如果患者同时有胃病病史,需要高度怀疑可能有胃出血。此时,如果有明显的诱因,如暴饮暴食等,患者需要高度怀疑是否有出血。这时,应该尽快去医院,在医生的帮助下进行判断。如有必要,还需要做胃镜检查和其他检查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