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吃饭却总感觉肚子饿,可能与以下胃肠疾病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排查
消化性溃疡
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常在空腹时(如餐前、夜间)出现饥饿感或疼痛,进食后缓解。这是因为胃酸刺激溃疡面,食物可暂时中和胃酸。长期不愈可能导致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胃酸分泌异常
胃酸过多会加速食物消化,导致胃排空过快,引发饥饿感,常伴有反酸、烧心、胃痛等症状。部分慢性胃炎患者也可能因胃酸分泌失调出现类似情况。
肠道吸收不良综合征慢性胰腺炎、乳糜泻、克罗恩病等肠道疾病,或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会影响营养吸收,使身体无法有效利用食物能量,从而产生饥饿感,可能伴有腹泻、体重下降等症状。
功能性消化不良或胃轻瘫胃肠动力障碍或感觉异常可能导致食物在胃内滞留时间过长(胃排空延迟),出现餐后腹胀、早饱;但也有一部分患者因胃排空过快,食物过快进入小肠,血糖短暂升高后快速下降,提前产生饥饿感,甚至伴有心慌、出汗。